搞建筑施工必看!PC混凝土预制板安装操作指南(pc预制板施工工艺)
材料进场验收与存放要求
预制板到场时需查验出厂合格证、强度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,重点检查构件表面是否存在裂缝、缺角等缺陷。使用钢卷尺复核关键尺寸,长度误差不得超过±5mm,厚度误差控制在±3mm以内。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,采用方木支垫分层堆放,每层支垫点不少于四个,叠放高度不超过三块。转角部位需用橡胶护角包裹,防止运输及吊装过程中的碰撞损坏。
安装前现场准备工作
基层处理采用激光扫平仪检测平整度,偏差超过5mm的区域需进行找平处理。根据施工图纸用全站仪定位放线,弹出预制板边线及控制线,相邻定位点间距不超过8m。检查预埋连接件位置准确性,螺栓孔位偏差不得大于2mm。准备专用吊装夹具、临时支撑架等工具,200kg以上构件需配置防摇摆装置。雨天作业须提前搭设防雨棚,保证结合面干燥。
规范化吊装操作流程
双机抬吊时应保持同步作业,起吊速度控制在0.5m/s以内。吊运至安装位置1m高度时暂停,施工人员使用撬棍微调定位。下部支撑系统须提前设置可调节托架,允许高度调节量不小于50mm。就位后立即用斜撑杆临时固定,垂直度偏差超过3‰需重新调整。相邻板件间距预留15-20mm安装缝,使用专用垫片确保缝隙均匀。
关键节点连接处理技术
锚固钢筋与预埋件采用压力焊连接时,焊缝长度应达到钢筋直径的8倍。灌浆套筒连接需使用专用高强灌浆料,流动度初始值不低于300mm,30min保留值大于260mm。接缝处填充聚氨酯密封胶前,需用压缩空气清理槽内灰尘,施胶深度控制在12-15mm范围内。防水处理采用交叉铺贴法,附加层宽度不小于250mm,转角处做弧形加强处理。
安装质量验收标准
单块预制板安装后,用2m靠尺检测平整度,允许偏差≤4mm。整体墙面垂直度使用激光铅垂仪测量,每层偏差不超过6mm。接缝高低差用楔形塞尺检查,限值控制在2mm以内。拉拔试验抽检比例不低于5%,锚固力需达到设计值的1.2倍。灌浆料留置同条件试块,3天强度不低于35MPa,28天强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施工安全控制要点
吊装作业半径内设置警戒区,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。超过6级风或能见度不足50m时停止高空作业。操作平台承重架搭设间距不超过1.2m,满铺防滑脚手板。电气设备必须配备漏电保护装置,电缆线采取架空处理。每日作业前检查吊具磨损情况,钢丝绳断丝量超过总丝数10%立即更换。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五点式安全带,防坠器有效使用距离不超过2m。
常见问题应对措施
接缝处渗水可采用注浆修补,钻孔直径宜为8mm,注浆压力保持在0.2-0.4MPa。板面局部空鼓需开孔注入环氧树脂,注胶孔间距30cm呈梅花形布置。安装偏移超过允许值时,使用液压千斤顶配合反向支撑系统进行调整。冬季施工时添加防冻型灌浆料,环境温度低于5℃应采取加热养护措施。成品保护期内在易碰撞部位安装临时防护角钢,高度不低于1.5m。
后期维护管理规范
安装完成24小时内禁止施加额外荷载,7天内每天巡视检查连接节点状态。养护期间保持接缝处湿润,采用薄膜覆盖法养护不少于72小时。工程交付前进行系统性防水检测,淋水试验持续2小时以上。建立构件安装档案,记录每块板的编号、安装日期及质量验收数据。每年雨季前检查密封胶老化情况,发现开裂及时更换修补。